点赞!广东江铜桃林实施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创建时间:2024-10-17 18:49
 
广东江铜桃林实施项目成功入选 “全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喜报

 

10月11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公布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第二批(18个)典型案例,由广东江铜桃林实施的“大宝山新山片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成功入选。

 

 

 
 
 
 
 

大宝山新山片区因历史上民采民选,导致矿区水土流失、土壤酸化、地表水污染、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对矿区及周边地区尤其是横石水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下游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构成威胁。

填补微生物原位调控修复技术空白

该项目自2018年始分一期和二三四期两批实施,于2021年12月全面完工,均由广东江铜桃林实施并采用公司首创国际领先的“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技术”,采取“源头防控、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修复策略,实现山上山下一体化综合治理。该技术以公司自主研发的硫酸盐还原菌菌剂、工农业废弃物改良材料、耐酸高抗植物为核心产品,运用微生物调控,实施土壤原位改良,有效解决金属矿区土壤持续产酸、重金属无法长效固定、生态修复失效等卡脖子难题,填补了有色金属矿山土壤微生物原位调控的直接植被修复技术空白,实现矿山土壤pH值从2.5上升至7.0左右、土壤重金属固定率≥60%和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物削减率≥90%,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生态自维持、不退化。

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项目实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可节约清淤费和废水处理费558万元/年。项目修复的90公顷林地产生间接效益1863万元,项目采取的修复方式已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图1 新山片区修复前航拍图(拍摄于2019年10月)

图2  新山片区修复后航拍图(拍摄于2024年3月)

 

图3  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前后对比图

项目治理后,减少了水土污染物源头排放,下游横石水由劣V类水转变并长期保持在Ⅱ类Ⅲ类水,北江流域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粤港澳大湾区饮用水源保护提供了有效保障。下游耕地土壤铝、镉等重金属污染得到控制,土壤酸化板结问题得以解决,2400多亩耕地土壤质量得到改善提升,重新恢复耕作。周边村民癌症高发问题得以解决,癌症村消失,保障了上坝村2000余人的生产生活安全,绿水青山带来的改变深入群众内心。

图4  项目区域下游横石水水质前后对比图

图5  项目下游上坝村村民在水质改善后的横石水捕鱼

项目现场被中山大学、广东南岭干部学院选定为长期现场教学点,先后作为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第六届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现场经验交流会的现场参观点,变身教研科普基地。

图6  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现场教学点

项目采用的技术和实施效果得到了国家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与好评,获得“201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23年中国有色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入选了“2022年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和“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环境报等媒体的正面报道,被誉为大宝山的“火星”复绿魔法,先后获评“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2020年广东生态修复十大样板工程”、“2021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优秀示范工程”、“2023年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

公司将依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所进一步进行技术攻关,创新矿山减污增汇协同修复技术,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深耕矿山生态修复
做美丽中国的践行者
 
广东江铜桃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