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751-8163629
关于我们 /About us
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技术

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技术

 

 

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技术恢复流程示意图

 

过往常使用覆土植被法、喷播植被法等方式对矿业废弃地进行恢复治理。但以上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恢复效果欠佳,恢复后返酸退化现象频发。其中可能的原因如下:①覆土植被法是指在矿业废弃地进行客土,类似的还有用城市污泥、生活垃圾等进行覆盖,形成隔离层,避免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上层植被。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覆盖层太薄容易返酸,太厚导致施工操作因难;需要从别处采集大量土壤,土源问题难以解决,并且会造成二次环境破坏,在大面积恢复时实际可操作性差。②喷播植被法是在矿业废弃地(主要是边坡)上喷射物理阻隔材料、化学稳定剂使之反应形成坚实外壳,或施加化学物质来络合重金属离子和碱性中和基质,选用粘土、河沙、秸秆粉碎料、珍珠岩等物理阻隔材料与植物种子混合均匀,选用专有设备进行喷洒,在重力作用自然入渗,从而形成稳定的隔水层,达到植物定居的目的。但这种属于硬性隔离,植物根系无法深入,因为植物材料喷播,无法调控种间植物生长关系,生物多样性无法保证,植被系统稳定性差,容易发生退化现象。

“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技术”是不改变矿业废弃地或尾矿的地形与土壤结构,无需覆土,在原位进行基质改良后,直接在矿业废弃地上种植植物和撒播种子,柔性改良土壤结构、土壤理化性质,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与控制产酸的微生物类群,重建一个人工或半人工的生态系统,人为加速植物自然演替进程,达到改良和利用土地的目的。在原位基质改良方面,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以及合理的改良材料添加,能够逐渐渗透到下层并改善下层的理化性质,使得下层条件逐渐得到提升。这个过程是从上到下,一厘米一厘米逐渐渗透改善的过程,最终促使下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向正常土壤发展。在植物选择方面,根据矿业废弃地的生境情况,充分考虑到生物多样性,并按照不同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的分层布局,充分利用多层次空间生态位,尽量避免两个植物物种间直接相互竞争,使有限的光、气、热、水、肥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又可产生动物、低等生物生存和生活的适宜生态位,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增加生物产量,从而有利于整个植被系统的稳定性。

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并且无需覆土,不会造成二次环境破坏;植被系统多样性高,能够形成自维持、可持续的稳定植被系统。





Top
首页|关于我们|新闻中心|工程业绩|招贤纳士|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2017 版权所有 ICP:粤ICP备2023089046号